2024年这些园区接连上新
2024年,中电光谷的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多个新项目相继开工或开园,企业陆续入驻投产,为各地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熟的园区运营有序,配套服务不断完善上新,为入驻企业和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园区的建设者和服务者齐心协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起来看看这些上新园区的新面貌。
宜昌市是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城市,点军区数字经济产业高度聚集,工业基础扎实。点军北斗产业园是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标杆园区,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141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方。2024年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初步预计2025年底完工交付。
项目核心聚焦于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依托于点军区依迅北斗、智网易联、墨矩科技等已落地企业,截至目前,已洽谈北斗、低空相关企业数10家。8月20日,园区举办“算力+北斗+低空”产业发展大会,邀请百余名行业专家、企业聚集点军共同探讨宜昌低空经济与北斗产业的发展,与立得空间、际上导航、坐标系(武汉)数字科技、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武汉星辰北斗科技、沃可智能等7家企业签署意向合作协议,签约面积达20000方。
河源公司由中电光谷与河源江东新区管委会于2024年6月共同投资设立,负责OVU河源智谷的规划、建设、招商和运营。项目规划用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120万㎡,总投资60亿元。项目一期用地185亩于10月摘牌,11月中旬举行了集中签约暨奠基仪式,市委、市政府领导会见了集团领导及入园企业代表,公司也与8家企业签订了意向入园协议,正式开启中电光谷在大湾区敏捷定制的新篇章。
OVU河源智谷面向电子信息、机械模具、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致力于推动河源制造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同时高效承接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转移;作为央地共建、政企合作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河源智谷为企业提供敏捷定制的产业空间服务、综合运营的园区管理服务、价值链接的产业增值服务,旨在构建创新产业生态,赋能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1月20日,OVU长江智谷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举行,展示中心正式启用。OVU长江智谷是长江新区管委会、中电光谷、中建三局合力打造的高品质产业空间,也是中电光谷采用异质集群的产业组织模式、敏捷定制的设计建造方式在长江新区落地的第二个产业园项目。
项目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成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为重点产业方向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聚集高地。项目占地236亩,规划建面24万方。其中一期占地141亩,规划建面14万方,为入驻企业、机构平台提供灵活多变的制造空间、研发办公空间及公寓、食堂、会议路演等产业配套。
6月,中电光谷成功中标三龙湾璀璨智造园全过程咨询服务合同,这是“P+EPC+O”战略继2023年3月首次落地佛山以来,助力佛山培育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千亿集群的又一力作。11月18日,佛山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在三龙湾璀璨智造园项目举行,三龙湾璀璨智造园被授牌“2024年重点建设红榜重点项目单位”。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75亩,建筑面积约36.6万㎡,总投资约30亿元,将依托季华实验室,规划打造成集“验证+研发+测试+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园区,集聚一批显示装备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优势企业,吸引新型显示装备企业入驻并集聚发展,形成国内领先的显示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推动人才、科创、金融、政务等发展要素聚集,助力南海“三高四新六集群”现代产业培育。
9月26日,新落成的大连数谷智创园正式开园,涵盖高层办公、独栋办公、多层办公。园区重点围绕数字制造、数字海洋、数字生物等领域,建设数字产业生态圈,布局数实融合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园区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顶尖人才团队入驻:大连市数产公司、哈尔滨宇龙自动化、中电彩虹、慧联无限、中国电信、数字经济人力产业园、万合生态科技等21家企业签订入驻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未来学院等12家机构签订算力合作协议。此外,中国电信授牌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中国电信教育行业算力互联调度中心辽宁枢纽节点”。
大连数谷智创园不仅提供优质的物理空间,还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体系,包括算力服务、IDC服务、企业服务等,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园区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园区将积极招引并培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智创和智造融合发展,为金普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
10月初,OVU锦州智谷展示中心正式开放,成为锦州市具有前瞻性的现代产业园展示平台。11月,项目新签约省级实验研发中心项目,由锦州百特科技投资,该企业是辽宁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外贸额达8000万元。
OVU锦州智谷整体规划约1000亩,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建设与敏捷定制相结合推进,将通过龙头带动、基金牵引、应用驱动、区域联动、联合创新等模式,发展电子信息相关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打造锦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同时,园区北侧预留发展用地1000亩,根据未来发展需要梯度开发。
目前1.1期项目16栋建筑已主体封顶,预计2025年6月各类厂房主体全部交付。项目已经储备了28组优质客户,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
12月18日,烟台中电智谷展示中心正式开放,标志着烟台市产业园区迈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阶段。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总投资2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50万㎡,其中,一期规划用地201亩,建筑面积13.05万㎡。
项目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依托集团产业资源,打造物联网园区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构筑企业与园区共赢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新高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1期19栋建筑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2025年10月一期主体完成交付。已经储备了12组优质客户,主要涉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
9月起,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陆续迎来重庆雷普机械有限公司、重庆聚恩科技有限公司等新一批次企业入驻。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以交付新绩,加快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速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形象大成”,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历经三载沉淀,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军民融合,已签约引进30余家优质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旗下企业1家、中国500强旗下企业1家、牛羚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2024年实现产值约11亿元,初步构建了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12月25日,三龙湾数智科创园一期厂房顺利通过联合验收,预计2025年年初可交付使用。
项目是佛山信息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园启动区首个落户的重点项目,也被纳入南海区文翰湖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项目占地面积107.6亩,建筑面积28万㎡,总投资20亿元,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健康为主导产业,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是集科技企业总部大厦、智能制造科创空间、科技孵化、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科创生活综合性园区。已成功吸引中国联通、理工亘舒、广州野潍、深圳顺景、煌石科技等优质企业入驻。
9月,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正式开园运营,目前,园区配套的A2栋宿舍楼已装修完成,正式开放入住。宿舍楼装修优质、配套完善,有套间、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可供选择,能有效减少园区员工通勤时间及房租成本。后期1楼食堂及底商也将陆续开放,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万㎡,创新实施“需求导向、敏捷响应、柔性定制”的敏捷定制新模式,以“复合功能、拓展兼容”的设计理念,将智能制造、研发测试、总部办公、生活配套等多样化空间功能,有序布局于产业园区内,一站式解决入园企业生产、研发、管理和生活需求。
项目依托中国电子、长虹、京东方、巨星永磁等龙头企业产业资源,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磁性材料及器件、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等配套产业链企业,截至目前,已经签约入驻企业15家。
10月,中国电子西部智谷上新“入园企业成果展”,邀请园区二十余家企业集中展览拳头产品,体现园区科技成果的繁荣与成就,进一步彰显产业的活力,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企业、产业与园区携手共进的生动篇章。
项目规划用地3200亩,总投资超过100亿,致力于以CEC咸阳8.6代线为核心,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助力国家级咸阳高新区形成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化集群,主要建设展示中心、创新中心、研发办公楼、智能制造厂房,以及配套食堂和倒班宿舍。
目前项目一期和三期已全面交付运营,截至目前,共计签约入驻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企业超过100家,2024年园区总产值超过30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
10月28日,天津中电科创园全派生活馆开门迎客,可口的丰富菜品和舒适的用餐环境,得到园区上班族的一致好评。高峰期可供300余人同时用餐,另设置独立包间,方便接待和宴请,餐单涵盖各大菜系的特色佳肴。
天津中电科创园始终坚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助力中国电子网信产业资源在津布局。园区围绕科技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技术链、资本链和产业链,搭建“1+2+3”产业创新生态,打造科创园区3.0新标杆。依托中国电子网信产业资源优势,导入了中软信创、天津科金、奇安信等集团下属企业,还引进了重庆医药、海康威视等行业龙头签约入驻,逐步构建起高质量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70余家企业落户于此,累计产值约5亿元,累计税收约1.8亿元。
11月6日,OVU全派时光阁二店在中电软件园二期F1栋盛大开业,不仅填补了该区域底商配套的空白,同时也满足了园区企业职工切实的用餐需求。
长沙中电软件园二期位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市高新区),园区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软件+ 硬件+互联网”相结合的形式,以推进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为抓手,探索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产业的培育,打造湖南省特色新兴产业集聚区。
目前园区已引进中国软件、天融信、万兴科技、英威腾、广立微、草花互动、百度竞网、美迈科技等优质企业近400家,其中上市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园区就业人数超1.3万人。
通讯员 / 艾敏、陈美玉、陈忠琪、刁萌萌
视觉/ 沈文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宜昌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