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楚商在宜昌: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兴业高地
在长江之畔,三峡门户的宜昌市,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吸引着无数楚商的目光与脚步。
作为湖北省的重要经济引擎,宜昌市近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承载着楚商们返乡创业的深切情怀,更成为了他们施展商业宏图、共绘经济新篇章的兴业高地。
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楚商们正以创新为翼,诚信为舵,书写着与宜昌共成长、共繁荣的辉煌篇章。
长江经济带战略、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让宜昌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宜昌市紧抓机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宜昌市对于营商环境优化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近年来,宜昌市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2024年,宜昌市项目建设“五办”(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服务模式入列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营商环境的优化,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滋养着这片经济的沃土,使得宜昌市成为众多企业家心中的投资热土。
2024年湖北省共认定了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宜昌市上榜6个,位居全省头部,分别是夷陵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宜都市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宜都市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当阳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枝江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兴山县磷硅新材料产业集群。
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下,宜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产业园、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一期……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一批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宜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和楚商企业的关注,为宜昌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古以来,楚地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宜昌市更是楚商们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楚商们凭借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为宜昌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宜昌的工业园区,可以看到一批批楚商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他们或是深耕大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或是扎根现代农业,以绿色生态守护餐桌安全;亦或是布局现代服务业,以创新思维激活市场活力。
2024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公布了2023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50强榜单。其中,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2023年,宜昌市出台《宜昌市支持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生命健康产业将成为宜昌市未来发展的一颗“新星”。
人福医药、安琪酵母、东阳光集团、均瑶大健康等产业龙头纷纷着眼宜昌,并带动上下游企业,推动宜昌市生命健康产业迈向千亿级。
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讲述了一件让他十分感动的事情。
2020年7月,总部注册地位于宜昌的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顺利在A股上市。受疫情影响,这次上市一度受阻。了解情况后,宜昌市仅用一天时间就准备好材料上报省里,省里则用一天半时间上报证监会,障碍消除。
在宜昌深耕二十多年,王均豪有了新体会:“均瑶集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宜昌这片沃土长期的滋养。在这里,我们可以心无旁骛抓发展,有什么困难找政府,有什么难题找领导,在蕞短的时间解决蕞急切的问题。”
在新能源领域,“清洁能源之都”不仅是一句口号,已成为宜昌市的标签之一。2024年,宜昌市加快推进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新能源产业在全市发展培育新热土。
依托宜昌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楚能新能源、纬景储能等产业新星强势崛起;三宁化工、兴发集团等传统化工企业全面提升化工产业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拥抱新能源时代;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落户,为宜昌新能源电池产业打下基石。
在现代农业领域,近年来,宜昌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通过深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机制、实施成果落地转化三大举措等,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上半年,宜昌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63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560家,位居全省前列。
一致魔芋、鲟鱼谷、土老憨、长盛川等乡村振兴楚商样板企业充分发挥宜昌市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了宜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楚商们在宜昌的奋斗历程,不仅实现了个人事业的飞跃,更为宜昌的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4年12月,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赴宜昌市考察调研楚商企业发展情况。市委书记熊征宇、市长陈红辉接见了蹇宏一行。
蹇宏表示,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宜昌楚商正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大健康、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为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宜楚商还积极参与了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行动,搭建起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市主要领导先后与全市134家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家代表恳谈交流,累计办理企业困难诉求222项,企业回访评价满意率95%以上,彰显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温度与力度。
2024年,宜昌市本级10个部门共同完成宜昌市惠企政策汇编,如同一部精心编纂的“政策宝典”,涵盖了减税降费、资金奖补等12大类、259项具体政策文件,为企业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政策大礼包”。这不仅是政策的集合,更是政府对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为企业减负松绑、激发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场场政企互动的“约会”正悄然绽放,为宜昌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通过定期举办的座谈会、招商引资会等系列活动,宜昌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对线年以来,宜昌市先后召开15场政企恳谈会,选准议题,化解矛盾,推进整改。
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2024年上半年,宜昌市以问题为导向,深入一线余条,精准摸排问题线个,展现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始终以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头部标准,进一步发挥好营商环境观察员(监测点)的工作监督、桥梁纽带等方面作用,时刻倾听群众心声、企业呼声。”在全省营商环境观察员培训会上,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蕞大的诚意、蕞优的政策、蕞好的服务,为市场主体干事创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全省建设蕞优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宜昌力量。
楚商新闻中心出品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宜昌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