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天麻专家为夷陵下堡坪乡把脉支招
3月31日,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迎来几位专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站站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专家、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王卓仁高级农艺师,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秘书长、易菇网赵雄总裁。
下堡坪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天麻之乡”,天麻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品种好、产量大。该乡有8个村,村村都和天麻产业有关联,形成了天麻制种、育苗、种植、加工、集散和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2021年,下堡坪乡天麻种植面积135万平方米,其中有性种子麻30万平方米,本地产鲜天麻5500吨,全国收购新鲜天麻5000吨,加工干天麻2100吨,销售天麻菌种1000万余瓶,天麻产业链总产值5个多亿,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然而,下堡乡的天麻产业也面临“成长的烦恼”:老百姓自发种植、小而多、乱而杂、大而不强,没有品牌,抗风险能力差……
提档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区乡两级高度重视天麻产业,准备以夷陵区天麻产业为龙头和品牌,大力打造宜昌天麻品牌和中药材产业。为支持天麻产业发展,下堡坪乡将投资建设三峡中药材产业园,预计项目总投资5亿元,包含下堡坪天麻产业服务中心、天麻产地交易中心、天麻产品加工工业厂房等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
传统产业发生质的飞跃,离不开科技赋能。这个春天,天麻专家齐聚下堡坪乡。围绕天麻产业的发展瓶颈、三峡中药材产业园建设项目进度、未来下堡坪天麻产业发展政策及规划等,专家们热情支招。
王卓仁表示,天麻为非自养型兰科植物,通过蜜环菌供给营养才能正常生长。我省是天麻主要产区,大别山天麻、宜昌天麻、神农架天麻已形成一定行业口碑和地域品牌,由于天麻菌种退化,对天麻产量和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峻考验。“建议下堡坪乡要加强天麻两菌生产建设、天麻蜜环菌、萌发菌良种繁育工作。”王卓仁进行了详解。
刘大会分析,下堡坪乡在天麻鲜品收购、产地初加工、销售网络和天麻育种等方面具有优势,下一步要更加明确发展定位,把着力点放在育种、菌种、鲜品和干品集散、产地加工上,做好资源整合、培育龙头和产业联合体、加强良种繁育、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地域名品牌、引进精深加工等建议。
赵雄则对天麻产业链条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品牌建设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听了专家中肯的建议,夷陵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局、下堡坪乡工作人员及当地企业负责人、种植户代表频频点头。下堡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维表示,将抢抓全省打造中药材产业链的机遇,扩大天麻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张劲)下一篇
黄冈龙感湖:“虾稻共生”点亮乡村振兴路
长江日报简介长江网简介网站地图豁免条款联系我们采购信息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宜昌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