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释放田野活力:宜昌市土地流转方式调查
编者按:曾经,土地让广大农民累觉不爱,只因累且不赚,从命根子到鸟笼子,从相生相依到相互束缚。随着中央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和推动,这种人与地的捆绑关系开始松动,在流转中,人与地开始新的对接,土地生产模式开始新的重组,风险与利益开始再分配,农业“接二连三”的现代化理念开始萌生……
1月25日,记者从宜昌市农业部门了解到,2014年,宜昌市农业“十大”创新型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其中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活跃。目前,全市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达到1033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1%;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8家,拥有面积达2.5万亩。
土地流转让企业和农民都尝到了甜头
去年12月27日,记者来到乐天溪镇石洞坪村三组杜兴太的家中,59岁的他正在山坡上为过冬的山胡椒树修枝。“山胡椒就是木姜子,以前随处都是,卖不了什么钱,大家都不当回事儿,有的人还把野生树苗从茶园里砍掉拿走。”杜兴太说,家中有一亩四分的水田,三亩五分的茶园,以前家里的收入基本以茶叶为主,一年的收入只有1万多元,在附近38户人家中是倒数头部。
石洞坪村是夷陵区开展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4个试点村之一,自从2012年山果果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村里成立了石洞子农业合作社,对山胡椒、茶叶进行规范化生产管理,收购加工一条龙,不愁销路后,杜兴太在15亩林地专门种上山胡椒树,去年五六月间,光山头的2000多棵山胡椒树就卖了1.6万元,“收入水平一下子从倒数头部变成了真正的头部。”
而石洞子农业合作社也在土地流转中得以实现快速发展,2014年共吸纳石洞坪村村民流转土地1800多亩,签订合同,提供良种,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在收获季节以包销的形式百分百收购符合要求的作物,仅木姜子的收购数量就从2013年的15万公斤上升至2014年的40万公斤,按均价14元/公斤计算,仅增收的25万公斤木姜子就为村民增收350万元。“不仅产量有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石洞子农业合作社合伙人季安心说现在如何满足源源不断的订单成了公司新的难题。
夷陵区跨乡镇流转土地达12万多亩
“土地流转的好处是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同时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让企业增收、百姓致富,是企业和农民的”双赢“。夷陵区农村经营管理局副局长闫礼洪介绍。
农村土地流转从本村农户之间进行互转,向跨县、乡镇、村扩大。流转主体也由农户自主流转逐步发展到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租赁为主。如今,夷陵区跨县、乡镇、村流转土地面积达12万多亩,村集体经济组织协调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如众赢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扩大经营规模,在兴山、秭归、当阳、枝江、长阳、五峰等7个县市区种植药材达1.8万亩,实现了产业引领、农社双赢的目标。目前,在夷陵区农村土地流转中,转包1.2万亩,出租2.6万亩,互换0.35万亩,转让2.9万亩,入股2.5万亩。分别占土地流转面积的2.6%、5.5%、0.7%、6.2%、5.3%,主要形式为出租、转让和入股。而流转年限则为5年、10年、20年不等。结算方式有一年一结、一次结清或分年度结算3种形式。
据介绍,2013年10月夷陵区建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交易产品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资源等3大类。自运行以来,共接待咨询500多人次,收集、发布涉农产权交易、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信息500多条,办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100多宗,面积近8000亩,涉及农户800多户。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创新,萧氏集团、和合永安公司两家企业获得1300万元贷款。
夷陵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主导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带动土地流转、整村规划带动土地流转、种养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吸纳社会资本带动土地流转、盘活”四荒“地带动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如邓村绿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邓村绿茶、众和、天之韵、永乐、金香寺5家合作社共同出资1030万元组建注册,首期加盟邓村坪、太平溪等12个村,6120户,2万茶农,3.5万亩茶园,30个骨干加工厂。
宜昌高山云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下堡坪乡蛟龙寺、十八湾、秀水3个村入股土地7628亩,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成为全省茶叶行业蕞大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如何保障农民生活的蕞后”一道防线“不流失
土地流转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力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但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在流转过程中暴露出来,亟待有关部门解决。
基层组织、经营业主与农民双方存在”两怕“。有的农民怕失去了土地经营承包权,没有生活保障的蕞后”一道防线“,特别是近郊农民怕实行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后得不到全部补偿;二是怕失去了国家对农业的各种政策性补贴。有的经营业主怕农村土地政策不稳,与农户打交道,不敢大胆投入;怕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和市场双重风险压力大,农产品市场前景不好,租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不高。
”两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组织化程度不高。据介绍,夷陵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尚未达到全区农户的80%以上,分散经营的农户规模小,众多分散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缺乏做大做强、增效致富的内生动力。
记者从宜昌市农业部门了解到,2015年,宜昌市在已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基础之上,将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逐步探索农村自留地、”四荒地“同步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功能,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创新试点,力争新增流转面积10万亩以上,力争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500个。(记者严晓冬通讯员钟辛)
蛟河市天岗镇红丰村土地流转 “转”强村集体经济
湖口县均桥镇:协商议事助力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塘口镇:土地流转见成效 小毛豆大效益
防止流转土地“非粮化” 资本下乡不能亏了老乡
民乐:规范土地流转 保障粮食安全
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卞庄村:土地流转带动产业发展
庆元百山祖镇:土地流转“变现” 礼堂助农让四季豆成为农民致富“小金豆”
永福:“土地流转”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2020年全面取消村干部是真的吗?离任村干部有哪些待遇?
河南卫辉:土地整治看亮点(组图)
“土地整理”致3000亩粮田减产(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宜昌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